蔡洪运,1953年7月生,新沂市新店小学退休民办教师;王庆平,1957年9月生,新沂市新店镇刘庄村村民。他们是一对夫妻,本来退休后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,可是看到很多留守儿童存在生活和学习困境,外出打工的家长也苦苦哀求,蔡洪运夫妻俩便不顾儿女反对,毅然决然将孩子们接回家,承担起了“保姆”和“辅导员”的职责。每天为孩子们准备饭菜、送孩子们上学、辅导作业已经成为夫妻俩的一项重要工作。为了让孩子们吃上可口饭菜,他们自己种菜、养鸡养鸭;孩子生病了,他们衣不解带进行照顾……他们用爱温暖孩子们的心灵,孩子们用优异成绩回报他们的恩情。
在村民眼里,丈夫蔡洪运教书育人,是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师;妻子王庆平,勤劳善良,待人温和。2002年蔡洪运叔叔、婶婶因病去世后,3岁的堂弟成了孤儿,蔡洪运夫妻俩一直照顾他到参加工作。或许就是从那一刻起,助人为乐的种子便在他们心里不断生根发芽。
1983年,新店镇政府成立了骆马湖水上小学,一条渔船即是一所小学,蔡洪运成为首个走进水上小学的教师之一。每天一大早,他都要撑着手摇船一个多小时,从滨湖码头去渔船为孩子们上课。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从不间断。有时遇上暴雨寒雪天气,他费力撑着小船,手都磨出了血泡。一想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,他全身就充满了力量。水上执教20年,岁月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,像是记载着他多年来的千辛万苦。
2003年,考虑到安全问题,镇政府将骆马湖水上小学合并到新店镇小学,因身体原因,蔡洪运被安排管理学校学生宿舍,负责渔民孩子的生活起居。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,他也与渔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。后来随着住宿学生慢慢减少,学校也逐渐取消了寄宿制。可是部分孩子家长长期在渔船或者外出打工,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成为他们的挥之不去的困扰。一些家长专门找到蔡洪运夫妇俩,希望他们能帮助照看孩子。“我要是不出去打工,就没有经济收入,放在别人那我不放心,我只相信你们”。一位家长说到动情处,甚至要给蔡洪运下跪。
但蔡洪运的三个子女考虑到老两口年龄偏大,带孩子影响休息且责任重大,操心费力,坚决反对照看孩子这件事。看着这群可怜的孩子和无奈的父母,王庆平不顾自己三个孩子的坚决反对,把家里家外收拾了一番,偷偷收留了这些孩子。家长们和他们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,孩子放到蔡洪运家生活,节假日接回家中小住,家长们出些生活费,先照顾孩子一段时间再想办法。谁知自从有了这个开始,王庆平夫妇就开始了至今长达9年的“代养”生活。
从2010年开始,夫妻俩陆陆续续帮忙带了20多名学生,少则三、五个,多则八、九个。孩子们白天去学校上课,中午和晚上放学后由王庆平接回家照顾,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由老两口照顾着。王庆平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饭,饭后送年幼的孩子去学校。回到家开始忙着收拾床铺、洗衣服和准备午饭。孩子们放学后,蔡洪运负责检查、辅导孩子们作业。晚上孩子们入睡后,老两口也不敢放松,每夜要起床几遍给孩子盖被子。遇到流感季节,老两口注意调解饮食,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,按时给生病的孩子们服药,常常累的腰酸背痛。一次一个四岁多孩子晚上发了高烧,王庆平穿上军大衣,把孩子裹在怀里就抱着去医院。六十多岁的老人,冒着寒风抱着近四十斤重的孩子跑到一里路远的医院,累得气喘吁吁,满头大汗。可是看到病愈后孩子露出的笑脸,夫妻俩觉得,再累也是值得的。
为了补充孩子们的营养,老两口充分利用后院的土地养殖了鸡,种植了豆角、丝瓜、番茄等蔬菜和葡萄、无花果等水果,把最好最新鲜的瓜果和蔬菜都先给孩子们吃。一对李家兄妹,父母长期在外打工,已经在蔡洪运家住了四年。这四年里,他们已经把蔡洪运、王庆平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。受到父母亲的影响,蔡洪运的三个子女也加入到照顾留守儿童的队伍,他们来看望父母时,时常会带上一些小零食、小图书,等等,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、玩游戏。
在老两口的细心照顾下,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都不断进步,而且比同龄孩子懂事,听话,也学会了感恩。转眼间9年时间过去了,在老两口的眼里,这些留守儿童比自己的亲孙子还要亲,天天吃住在一起,自己好像多了20多个孩子。尽管自己家条件有限,蔡洪运夫妇还是竭尽所能给孩子们最好的照顾,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。正如王庆平所说:“这些留守的离异家庭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或者母爱,咱们不能再让他感受不到一点温暖。虽然我们老两口经济条件有限,,但只要我们身体承受得住,我们就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他们好,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。”
来源: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:王逸男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